【食物課外讀物】「外人」才能感受的素材搭配
是別人家的贈書活動,記得點進原本的文章下留言喔。
喜歡各種甜點烘焙食譜,雖然一輩子應該都做不出裡面的東西,但總能得到樂趣。
其中,由不同文化背景的人,在不同視角交會碰撞之下,產生出各種沒想過的素材、風味、與視覺搭配的記錄,更是特別有趣。
像是小時候第一次喝到花椒鳳梨凍飲時很驚訝、日本朋友說她拿豆腐乳配起士蛋糕、九日風與COFE做的臺三線客家風味巧克力等等,又或是自己到北京前,從沒想過麻醬如此萬用。
再如何心思開放,在日常影響之下,有時人們總是難以再開發出素材的新風味,這時,從外頭攝取養分,或是讓不同的人進來,都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。
日語裡「外人」是「外國人」的意思,是個早年略帶排他意味的用語,但剛剛看到書就想到了。「外人」就是一種他者,雖然是個說起來略為孤單的詞語,但在這回頭忘向在地的時代,也是必要的存在。
然後看到 Ying C. 一匙甜點舀巴黎是審訂,就會信任書的品質,之前見識過她鉅細靡遺的審稿記錄,不愧是甜點科普強迫症重度患者。
這是稱讚,真的,但為什麼每次稱讚她時都要特別強調呢,有點苦惱。
-
啊,雖然沒有贈書活動,不過如果大家如果願意聊聊遇過的有趣食材組合,拖稿的孩子也會很開心的。